盐肤木:咸酸可口的消食神器
【编者按】以食疗病,以药入膳。生活在云南省的傣族群众,从生活经验中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食疗保健经验,通过代代相传沿用至今,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食疗习俗、文化和独具特色的“未病先解”防病理念。云南学习平台联合西双版纳学习平台推出“药食同源”系列稿件,邀您一起了解“以食养生”的秘诀。
盐肤木的原植物是漆树科植物盐肤木。落叶小乔木或灌木,高2—10米;小枝棕褐色,被锈色柔毛,具圆形小皮孔。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2—6对,叶轴具宽的叶状翅,小叶自下而上逐渐增大,叶轴和叶柄密被锈色柔毛;小叶多形,卵形或椭圆状卵形或长圆形,长6—12厘米,宽3—7厘米,先端急尖,基部圆形,顶生小叶基部楔形,边缘具粗锯齿或圆齿,叶面暗绿色,叶背粉绿色,被白粉,叶面沿中脉疏被柔毛或近无毛,叶背被锈色柔毛,脉上较密;小叶无柄。圆锥花序宽大,多分枝,雌花序较短,密被锈色柔毛;花白色,被微柔毛;雄花:花萼外面被微柔毛,裂片长卵形;花瓣倒卵状长圆形,开花时外卷;雌花:花萼裂片较短,外面被微柔毛;花瓣椭圆状卵形,边缘具细睫毛,里面下部被柔毛。核果球形,略压扁,成熟时红色。花期8—9月,果期10月。
其生于向阳山坡、沟谷、溪边的疏林或灌丛中,我国除东北、青海、内蒙古和新疆外,其余省(自治区)均有分布。
民间应用历史:《本草纲目》列入果部,载:“木状如椿……七月结子,大如细豆而扁,生青,熟微紫色。其核淡绿,状如肾形。核外薄皮有薄盐,小儿食之,滇、蜀人采为木盐。叶上有虫,结成五倍子,八月取之。……(子)生津降火化痰,润肺滋肾,消毒止痢收汗。”
根据西双版纳名老傣医讲述,本品的药食两用历史已上千年。今民间广泛使用。
药用部位:果实、根、茎皮和叶。
傣医应用:酸、咸,凉。入水塔。清火解毒,杀虫止痒,消肿止痛,清热利尿。果实用于肠虫症、膀胱结石等。根调补四塔,用于水肿病、感冒、咽喉肿痛等。茎皮外撒止血、治疗烫伤、烧伤等。叶煮水外用皮肤瘙痒、湿疹。
食用部位:成熟果实。
食疗作用:开胃消食,止渴。
食用注意:体质偏寒者不宜多饮。
传统饮食
制作烤、包烧、煮鱼或肉类时放入本品适量,酸味可口。鲜品或干品均可。
我也说两句 |
版权声明: 1.依据《服务条款》,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,版权归发布者(即注册用户)所有;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,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,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无商业获利行为,无版权纠纷。 2.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,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,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。该项服务免费,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。 名称:阿酷(北京)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网络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,完全遵守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。如有侵权行为,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