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红木频道 > 红木通稿报道 > 综合资讯 > 正文 站内导航

屏风 | 一屏风雅,半卷春秋

媒体:原创  作者:三福齐家
专业号:三福齐家 2025/3/24 10:15:40

分春才过,暮春悄临。古人以燕语为信,耕犁为笔,平分半季芳华,酿就四时清欢。

 

屏风之上,梅兰竹菊错落有致,山水烟云氤氲生辉;屏风之外,春风拂槛,茶香袅袅。

这一玲珑的屏帷隔开喧嚣与静谧,却藏不住千年风雅与岁月沉淀的春秋意蕴。

 

 从实用到风雅的千年嬗变

 

商周时期,屏风被称为“邸”,专设于天子座后,以“斧扆”彰显威仪。《仪礼·觐礼》载:“天子设斧依于户牖之间”,此时屏风已成礼制符号,兼具分隔空间与界定尊卑的功能‌。
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屏风,以红黑为主色,云气纹与龙纹交叠,谷纹璧居中,尽显“天地交泰”的哲学意象。

诗画入屏,风雅成趣。宋代文人将屏风与书画、诗词结合,成为文人书斋的雅物。

 

清代,屏风工艺登峰造极。故宫博物院的清代紫檀嵌珐琅五伦图宝座屏风,以中轴对称渐次收分,屏心錾山水通景,五禽(凤凰、仙鹤、鸳鸯、鶺鴒、莺)暗喻五伦,须弥座配流云蝠磬雕饰,为清代中期广州珐琅家具典范,集伦理符号与山水画境于一体,乃宫廷陈设重器。

 

■ 屏风之韵:分类与美学

 

一屏三境,座屏立礼、围屏塑界、挂屏成画,木构虚实间凝练东方空间的仪式与诗意。

 

◇ 座屏

立于厅堂中央,如《韩熙载夜宴图》中那座屏风,既分隔宴饮与私语,又暗藏主客心事。

▲三福齐家 | 酸枝镶大叶檀百鸟朝凤落地屏

以三扇屏心演绎祥瑞图景

透雕葡萄纹屏帽配三联万字纹底座

集百鸟朝凤、岁寒三友等传统意象于一体

厅堂陈设尽显尊荣

 

◇ 围屏

围屏,围出一方诗境,隔断俗世纷扰;可折叠收展,随行而设折屏藏云水,展合即洞天,动静中自成一片与世对话的留白。

▲三福齐家 | 大红酸枝镶苏绣雕博古花卉六扇围屏

以杜鹃、白梅等四季花卉配禽鸟纹饰

裙板雕博古花卉

融平齐细密之工于吉祥寓境

虚实相映,雅致端丽

 

 

◇ 挂屏

文人案头的砚屏小景,不过尺余,却以青瓷刻花、黄杨木雕摹写梅影鹤姿;厅堂挂屏则以缂丝再现古画,方寸间尽显雅致。

▲三福齐家 | 小叶紫檀镶黄花梨丝雕《五牛图》挂屏

以刀代笔复现韩滉原作筋骨

融乾隆御题诗韵于玄金木色间

丝毛毕现处见匠艺通神

材珍工绝中显盛世牧歌

 

 

■ 屏外春秋:隔不断的人文情怀

 

李商隐“云母屏风烛影深”,写尽长夜寂寥;纳兰性德“屏山几曲篆香微”,道破相思无言。一扇屏风,半掩半露,成为诗人寄托情思的载体。

 

仇英《竹院品古图》中画屏上的寒林远岫与文人手中的山水卷轴遥相呼应,虚实交错间,屏风成了“画中画”的哲学隐喻。

而今人常置屏风于庭院,借屏面书画定格春光。屏前一壶新茶,屏后一树海棠,风过时,花瓣落于屏上,似与画中景致融为一体。

 

■ 一屏一世界,风雅驻人间‌

 

三福齐家以木构形,界分动静:一面隔去浮华,一面盛满春秋。屏风,曾立于庙堂之高,承载礼法;也曾隐于江湖之远,寄托性情。

 

如今,当现代人于客厅置一扇屏风,或是在案头摆一方微型砚屏,何尝不是对“隔不断的风雅”的无声致敬?

这道横亘千年的屏障,终究未曾阻隔中国人骨子里的诗意——毕竟,真正的春秋,从来藏不住。

 

· END ·

 

中式书房,骨子里的风雅

 

图片

 

 

 

阅读 277
我也说两句
E-File帐号:用户名: 密码: [注册]
评论:(内容不能超过500字。)

*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!
版权声明:
1.依据《服务条款》,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,版权归发布者(即注册用户)所有;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,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,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无商业获利行为,无版权纠纷。
2.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,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,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。该项服务免费,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。
  名称:阿酷(北京)科技发展有限公司
  联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
  网络地址:www.arkoo.com
3.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,完全遵守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。如有侵权行为,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。